舊體詩 楊柳依依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 12月29日 1,477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危如累卵 佚名,亦稱無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漢語中,常用張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虛烏有等暫時用作為無... 12月27日 1,298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薛譚學謳 佚名,亦稱無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漢語中,常用張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虛烏有等暫時用作為無... 12月27日 2,795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白馬非馬 佚名,亦稱無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漢語中,常用張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虛烏有等暫時用作為無... 12月26日 1,294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是什么意思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 12月25日 16,690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借刀殺人 三十六計里的第三計,計謀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作品簡介:《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 12月24日 1,213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此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 12月20日 1,137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唐詩 九方皋相馬 佚名,亦稱無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漢語中,常用張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虛烏有等暫時用作為無... 12月16日 2,097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舊體詩 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é guò qiě guò,意思是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沒有長遠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 12月13日 1,278 views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